欢迎光临天津华金科技
马上发布信息
详情描述
龙眼菜植株生长规律观察:叶片、茎秆发育变化特征解析

我们来详细解析龙眼植株(Dimocarpus longan)生长过程中叶片和茎秆的发育变化特征。观察这些规律对于理解其生长习性、制定栽培管理措施(如修剪、施肥、病虫害防治)以及预测产量都至关重要。

核心观察点:生长周期性与阶段性

龙眼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果树,其生长具有周期性阶段性特征,主要受季节(温度、光周期)树体营养状况驱动。一年中通常有多次明显的抽梢期(新梢萌发生长期),这是观察叶片和茎秆发育变化的关键时期。

一、 叶片发育变化特征

龙眼叶片为偶数羽状复叶(偶尔出现奇数),由小叶叶轴(复叶的主轴)和叶柄组成。观察要点包括:

新梢萌发与幼叶展开:

  • 形态: 新梢顶芽萌动后,最初包裹着幼叶的鳞片(芽鳞)脱落,露出幼嫩的复叶雏形。此时幼叶紧密折叠或卷曲,颜色通常为浅绿、黄绿或带古铜色/红褐色(品种和季节差异)。
  • 质地: 非常柔软、脆弱,表面可能有稀疏绒毛。
  • 变化: 随着新梢伸长,复叶的叶轴快速伸长,小叶逐渐展开、平铺。展开过程通常从叶轴基部的小叶开始向顶端发展。

小叶生长与成熟:

  • 大小与数量: 小叶数量在幼龄树或徒长枝上可能较少(2-4对),随着树龄增长和枝条成熟度提高,小叶对数增加,成年树结果枝上常见4-6对小叶。小叶长度和宽度在展开后迅速增加,达到品种固有大小。
  • 形状: 成熟小叶多为长椭圆形、椭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基部常不对称(这是龙眼区别于荔枝的一个重要特征)。
  • 颜色: 展开后颜色逐渐由浅转深,从黄绿变为深绿、有光泽。叶色深浅是树体营养状况的重要指示。
  • 质地: 叶片革质化程度增加,变得厚实、坚韧上表面(正面) 通常光滑、深绿、有光泽下表面(背面) 颜色较浅(灰绿或淡黄绿),叶脉明显凸起,有时可见细微的茸毛或蜡质层(有助于减少水分蒸腾和抵御病虫害)。
  • 叶脉: 侧脉在叶背清晰凸起,网状脉明显。

老叶变化与脱落:

  • 颜色: 老叶在脱落前可能颜色变浅、失去光泽,甚至出现黄化(营养缺乏或衰老)或病斑(病虫害)。
  • 脱落: 龙眼是常绿树,但叶片并非永久不落。叶片寿命通常为1-2年老叶主要在春梢抽发前或抽发期间逐渐脱落(新老交替)。脱落通常发生在叶柄基部,形成离层。大量异常落叶往往是胁迫(干旱、涝害、冻害、严重病虫害、营养极度缺乏)的信号。

季节与梢次差异:

  • 春梢叶: 通常叶片数量多、大小适中、叶色深绿、质量好,是主要的功能叶和结果母枝的基础。
  • 夏梢叶: 生长迅速,叶片可能较大、较薄,叶色可能稍浅(如果生长过旺)。在结果多的年份,夏梢抽生少。
  • 秋梢叶: 是次年重要的结果母枝。叶片发育在温度逐渐降低、日照缩短的条件下进行,通常叶片厚实、颜色深绿、质量好,积累养分能力强。
  • 冬梢叶: 在暖冬或管理不当时抽生。生长缓慢,叶片常小而薄、颜色浅、不转绿或转绿慢,消耗养分,易受冻害,通常需要控制。
二、 茎秆(枝梢)发育变化特征

龙眼的茎秆系统包括主干、主枝、侧枝、结果母枝、结果枝和营养枝。观察要点包括枝梢的伸长、增粗、分枝、木质化、表皮变化以及枝梢类型。

新梢(嫩梢)伸长与形态:

  • 萌动: 顶芽或侧芽(腋芽)突破芽鳞开始生长。
  • 伸长: 新梢快速向上和向外生长。初期柔软、多汁、呈绿色或带红褐色(品种差异)。表面可能有稀疏的茸毛或蜡粉
  • 节与节间: 新梢上可见明显的(叶片或芽着生处)和节间(节与节之间的部分)。节间长度受品种、营养、光照影响。徒长枝节间长;健壮结果枝节间较短。
  • 分枝习性: 龙眼新梢通常具有明显的顶端优势,顶芽生长旺盛。但一次新梢生长后期或停止后,其顶芽下方1-3个侧芽常能萌发形成次级新梢(分枝),呈现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的模式。这是形成树冠和结果枝组的基础。

木质化与增粗:

  • 过程: 随着新梢生长速度减缓并趋于停止,枝梢内部维管组织(木质部) 加速发育,细胞壁加厚、木质素沉积。
  • 外观变化: 枝梢颜色由绿变灰褐或黄褐色表皮逐渐变得粗糙,出现皮孔。质地由柔软变坚硬,韧性增强,支撑力提高。直径明显增粗
  • 意义: 木质化是枝梢成熟、具备承载果实能力和成为良好结果母枝的标志。未充分木质化的嫩梢易折、易受冻、易感病。

表皮与皮孔:

  • 幼嫩枝梢: 表皮光滑,颜色绿或带红晕,皮孔不明显或呈浅色小点。
  • 成熟/老熟枝梢: 表皮颜色加深(灰褐、褐),变得粗糙,常有纵向微裂纹或鳞片感皮孔变得清晰、凸起、呈圆形或椭圆形、颜色较浅(灰白或浅褐),是气体交换的通道。

枝梢类型与功能分化:

  • 营养枝: 只长叶不开花结果的枝梢。根据抽生时间可分为春梢、夏梢、秋梢、冬梢。健壮的秋梢是次年主要的结果母枝。
  • 结果母枝: 通常是充分老熟、积累了足够养分的秋梢或夏延秋梢(有时春梢也可)。其顶芽或靠近顶端的侧芽能分化形成花芽。
  • 结果枝: 由结果母枝上的花芽萌发形成的、着生花序并能结果的枝梢。结果枝通常较短,节间较短,叶片较小而密集。结果后,结果枝顶部可能抽生带1-2片叶的短枝(果穗柄),也可能完全枯死(采果枝)。
  • 徒长枝: 生长特别旺盛、节间长、叶片大而薄、木质化程度可能较差的枝梢。常由潜伏芽或主干/主枝上的不定芽萌发,消耗大量养分,需根据位置决定是否保留或修剪控制。

枝梢生长周期与轮次:

  • 龙眼一年可抽生2-4次新梢,具体次数受气候、树龄、结果量、管理水平影响。
  • 春梢: 2-4月,气温回升后抽生。是重要的营养枝,也是部分品种的结果母枝基础。
  • 夏梢: 5-7月抽生。在幼树或结果少的树上较多。结果多的树需控制夏梢,避免与果实争夺养分。
  • 秋梢: 8-10月抽生。是次年最主要的结果母枝来源。抽生时期和质量对次年产量至关重要。
  • 冬梢: 11月-次年1月抽生。在暖冬或营养生长过旺时发生,消耗养分,降低抗寒性,需抑制。

树皮(主干/主枝):

  • 幼树主干树皮相对光滑,颜色较浅(灰白或浅褐)。
  • 随着树龄增长,树皮颜色加深(深褐至灰黑)变得非常粗糙,出现深纵裂纹或鳞片状剥落
三、 关键观察要点总结与意义
  • 新梢抽生时间与次数: 判断树体生长节奏、营养状况、结果潜力(秋梢质量)。
  • 新梢长度、节间长度、叶片大小与颜色: 反映生长势强弱(旺长、中庸、衰弱)、营养水平(尤其氮素)和健康状况。
  • 叶片质地与色泽: 判断叶片成熟度、光合能力和营养积累水平。深绿、厚实、有光泽为佳。
  • 枝梢木质化程度: 决定枝梢的承重能力、抗逆性(风、寒)和作为结果母枝的潜力。充分老熟是关键。
  • 枝梢类型识别(营养枝、结果母枝、结果枝): 是修剪(疏删、短截、培养更新枝)、施肥(促梢、控梢、壮花保果)和产量预估的基础。
  • 异常变化(如大量黄叶、落叶、嫩梢迟迟不转绿、枝梢纤细徒长): 提示可能存在水分胁迫(旱/涝)、营养缺乏/过剩(尤其是N、K、微量元素)、病虫害侵染、冻害或药害等问题,需要及时诊断处理。

观察建议:

定期观察: 特别是在关键物候期(如春梢萌发、秋梢抽生、花芽分化前后、采果后)。 标记特定枝条: 选择有代表性的枝条(如不同位置的秋梢),定期测量长度、节数、观察叶片变化,追踪其发育全过程。 对比观察: 比较不同树龄、不同管理水平(如施肥、修剪差异)、不同品种、不同结果量树体的枝梢和叶片特征。 记录: 详细记录观察时间、天气、枝梢类型、长度、节数、叶片数量、颜色、质地、特殊现象(病虫害、畸形)等。

通过系统观察龙眼叶片和茎秆的发育变化,可以深入了解其生长规律,为科学栽培管理提供重要依据,实现丰产、稳产和优质的目标。